我的第一次创意写作课

第一次了解创意写作是我高中时候的事情了。
那时候热衷于写小说,却苦于时间精力与技术上的不足。因此我特意去家乡本地的图书馆里找关于写作的书籍。然后那本叫做《成为作家》的书便出现在了我眼前。我向来是个羞涩的人,对于自己写小说的爱好也很少诉诸他人。而对于这类书名如此“露骨”的书籍,我更是不愿意借的,一来怕是无用的商业之作,二来受不了他人的询问。然而当我翻看此书时,内心动摇了。不得不承认,此书中所写的内容正是我所需要的东西。我正面临的困境,我所向往的形象,我所缺失的训练……里面的字字句句无不直扣我的内心。经过一番犹豫之后,我借了这本书,还有另外一本《开始写吧 虚构文学创作》。这两本书恰好属于国内引进的创意写作书系。

创意写作是这样一种写作,它以一种具有想象力的、通常是独特的又赋有诗意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。”
写作是个人自由的一种形式。它能使我们从周围所见到的公众性中解放出来。作者最终所写的不是某种文化下的草莽英雄(outlaw heroes),而最主要的是想拯救自己,保存个性。

高中毕业后,我上了一所工科大学。按理说在这样的大学里,即使是文理通识课也是与这种训练课无缘的,至少不会面向理工科学生。然而大一下学期的文理通识选课中却出现了“创意写作”这四个字,而且与我繁多的必修课没有丝毫冲突。毫不犹豫地,我选择了它。

上课的老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先生——杨争光老师。

杨争光,深圳市第四届政协委员。一级作家,影视编剧,深圳市文联副主席。1957年生于陕西省乾县,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,长期从事诗歌、小说、影视剧写作。著有《土声》、《南鸟》、《老旦是一棵树》、《黑风景》、《棺材铺》、《从两个蛋开始》等小说,担任电影《双旗镇刀客》编剧,电视连续剧《水浒传》编剧之一,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的总策划。

老先生很是友好,上课也是近于一种聊天的形式。虽然由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糟糕至极的阅读量与内向的举止,大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说。
杨老师拥有很强的人文关怀,他的很多思想都能引发我的思考,并且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。老师再次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人性,对于爱,对于诸多人生命题的理解上的缺陷,以及对于高中时所陷入的功利主义的思考。虽然凭着当前的阅历大多思考都是无用功,但是我又因此重拾那些因高考而舍弃的“无用之书”。就是凭这一点,我上这门课也是有收获了。

由于我们的阅读量不够,所以讲课的素材是老师选定的五部电影——《郎读者》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阿甘正传》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《泰坦尼克号》。都是曾经得到过奥斯卡奖且广为流传的经典电影。虽然其中大部分都看过,但是老师还是会要求我们重新再看一遍,并且边看边做笔记。
杨老师首先从立意、人物、事件三方面讲起。用的素材是前三部电影,一部电影一个方面。关于电影的评述我不再多说,以后有可能的话会单独写成文。

在立意这方面,我并没有收获很多,毕竟这一点终究是依靠个人对于外界的体验认知。不过在后面的小说创作中,我再一次认识到其重要性,以及困难之处。对于立意,也许在动笔之前,我能够想很多,但是在动笔之后,总会想得更加深入,以至于文章主题模糊。这一点着实令我困扰。

而在人物方面,我收获的相对多一些。对于人物形象的五种概括,其精神形象、符号形象、经典形象、通俗形象、伪经典形象,只不过是概念上的阐释,我也不必多言。但是人物本身在小说中的地位却让我有所思考。作为小说立意的载体,人物本身应当是非常重要的。

塑造有价值的人物是讲好故事的关键

的确,故事是由人物产生的,立意也是有人物承载的。人物的行为应当包含这作者本身的态度,故事的发展也应该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。这一点是我从前从未注意到的。而后来,我对这话又有了其他思考。我的小说中常常有一个致命的缺陷,那便是过于无趣。无趣,便会导致读者看不下去。看不下去,那么无论小说的立意是多么深刻,后期剧情怎样的神展开,都是无济于事了。我原先以为是故事性太差的缘故,虽然的确有这样的原因,但是如今的我仔细思考,比起故事性,人物本身的无趣单调或许更为致命。若是有一个有趣的人物形象,那么即使是枯燥的故事想必也不会无聊了吧。由此亦能推之,现实生活的乏味不可避免,然而比起多姿多彩的生活,一个有趣的灵魂更为重要。
关于人物的另外一点,是杨老师提出的“铁三角理论”。三角形是几何图形中最为稳定的结构,这一性质,在各个领域都有运用。老师认为在文字领域亦是如此,一部优秀的小说,其中的关系必有稳定的三角关系,此处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指人物了,一个事件,一个道具都可以成为这个三角形中的一角。乍一听,这理论甚是微妙,然而仔细一想,其中缘由不无道理。三角关系才能达成一种平衡,才更加稳固。

“铁三角理论”在事件中也有体现。一个事件由起因,经过,结果三段组成,每一段又可以包含几个小事件。事件的堆叠构成高潮迭起的故事,才能让人感觉完整,舒适。
事件中还有一点极为重要,那就是困境。老师说:你把主人公写得越惨,故事便越精彩。所以要为主人公设计一个主要的困境,解决主要困境的路上可以在多设计几个小的困境,是文章跌宕起伏。我认识到自己的确对于笔下的人物太过温柔,使得人物的目的模糊不清,导致无法继续有进展。而仔细回忆自己所看过的优秀故事,大多都是将主人公扔进一个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痛苦的困境之中,将其表面上和平的日常粉碎,挖出深藏于其中的矛盾,如此才使得小说更有张力。人物脱离困境之后也只有两种情况,绝境或是大团圆的境地。无论是那种境地,都是为了讲述出故事的内核。

这之后,杨老师借分析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为我们讲述了故事的结构。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结构便是非常精彩的,回忆中套着回忆,大故事中夹杂这小故事,最后在统一起来,让人感到酣畅淋漓。对于结构而言,其实我也并没有得到新的知识。但是对于分析故事本身的结构有了更多的经验,这的确也让我有所收获。而杨老师对于结构与意人事之间的关系倒也让人耳目一新。他认为两者一文一质,唯有文质彬彬,才是优秀的作品。

最后老师通过《泰坦尼克号》为我们分析了细节的重要性与情节设置的必要性,深层的分析,让人不得不感叹一部优秀的作品的确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。

至于我们的作业,是自己写一篇叙事性的作品,包括小说、剧本、叙事散文……不过所有人写得都是小说就是了。
我原先构思了一篇科幻,思索了好几个星期,却发现自己根本驾驭不了这样的题材,于是赶紧重新构思了一篇校园怪谈类小说,即《深夜派对》。这篇小说最终的成品也与我的最初的构思不同,一来是自己的能力的确不足,二来时间也不大允许。不过作为作业我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在讲评阶段,这篇小说的缺点也被指出来了。首先是现实部分与幻想部分之间的疏离感过重,让人感到有些脱节,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。然后是我本人的写作意识过重,导致前文并没能给人带来所期望的感觉。这一点我自己虽有所知觉,但没发现其所带来的问题。我写文时非常的困难,通常是将脑中的画面用仔细地描绘,这样就导致很多地方都被重点描绘,导致情感不明显。情感不明显也导致了最后一个问题,就是我施加给主人公的压力不够显著,会让人有种大题小做的感觉。虽然我本意是想将小说在修改一遍,不过时间是个问题,所以先加入日程吧。

为期八周的创意写作课便在作业讲评中结束了。其实这篇文章几周前就可以写了,但一直拖到今日才完成,也是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忙。
这门课我受益匪浅,也知道了自己的缺陷。正所谓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,以后的练习还是得多靠我自己。最后献照一张,以纪念我的第一次创意写作课。